(相關資料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 通訊員 畢迎春)明明自己沒有與別人簽訂買賣合同,卻有不少人來店里討說法,原來罪魁禍首竟是自己的老鄉。近日,奉賢公安分局破獲一起“買賣樓梯”的詐騙案件。
今年1月,市民卜先生來到奉賢公安分局頭橋派出所報案。原來,卜先生經營一家買賣實木樓梯的店鋪,近段時間以來,陸續有人來店里,要求店里安裝樓梯或退還錢款,而簽訂合同的是一名叫劉某的男子。
卜先生稱,這個劉某其實是自己的老鄉,此前也來過自己的店里,但在生意上并沒有交集。而很多客戶反映,劉某向他們宣稱這家店就是自己經營,向他們收了定金卻失去聯系。
在接到報案后,頭橋派出所民警立即就案件展開偵查,并于近日在本市青浦區趙巷鎮某小區內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到案后的劉某卻對自己冒用他人店鋪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矢口否認,堅稱這只是一種招攬生意的技巧。
民警梳理卜先生及多名被害人提供的證據,發現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劉某在微信群內發布虛假信息,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單價招攬客戶,并向對方收取定金。經警方梳理,劉某先后騙取30余人共計49萬余元。
原來,早在2016年,劉某來滬經營實木樓梯生產安裝生意,并結識了卜先生。當時劉某生意剛起步,卜先生見大家都是老鄉,便經常借自己的店給劉某用來談自己的生意。劉某通常會先將客戶帶到卜先生的店內看樣品。不想時間一長,劉某動起了歪心思,為提高生意談成率,劉某對外宣稱該店鋪為自己所有,以此讓客戶放心簽合同。
2022年8月,由于資金無法周轉,劉某便想到用客戶支付的定金填補虧空。為收取更多定金,劉某在客戶微信群內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招攬生意,而收到的定金卻被用于填補資金空缺和個人揮霍。直到2022年12月,劉某心知無力填補虧空,為了躲避追債,劉某更換了手機號和微信號,開始了四處躲藏的生活。而除了被害人的資金損失外,卜先生雖然在財物上未遭受實際損失,店鋪的招牌卻大受影響,對當初扶持老鄉的行為后悔不已。
目前,劉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