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有制造專利產品、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許諾銷售、銷售專利產品、假冒他人專利等。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專利侵權行為有哪些表現
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如下:
1.制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銷售專利產品的行為;
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7.冒充專利的行為。
二、侵犯專利權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2.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小編提醒您,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3.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三、專利侵權訴訟誰承擔舉證責任
專利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按照法律的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是,根據我國《專利法》第61條第2款的規定,當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時,舉證責任發生轉移,由制造同樣產品的被告提供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的證明。如果被告能證明其產品是用專利方法以外的方法獲得的,侵權行為不成立。反之則推定其侵犯了專利權。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