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幾乎撐起城鄉居民日常生活全部的供銷合作社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何在新時期找到自己的定位?近年來,營山縣供銷合作社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持續深化綜合改革,供銷合作事業在轉型發展中又迎來了重生。
轉型破局 從一家獨大到商海逐鹿
青石板地面的磚瓦房、齊腰高的玻璃柜臺、門類齊全的生活必需品……無不折射出基層供銷合作社的年代感。5月26日,營山縣淥井鎮供銷合作社百貨門市,前來購物的村民絡繹不絕,售貨員蔣文碧應接不暇。
(相關資料圖)
“這里的商品種類很全,滿足了我們的日常需求,大家都習慣來這里來買東西。”今年78歲的鄧秋柏是供銷合作社的老顧客,每次都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淥井鎮供銷合作社的前身是新民供銷合作社,經營面積約500平方米,原有員工七八名。今年五十出頭的張凱,算是“供二代”。他的父親曾是新民供銷合作社的一名老員工,1999年供銷合作社改制時,張凱從父輩手中接過了“接力棒”,繼續從事百貨、農資、日雜、農副土特產品等傳統供銷業務。
年代感十足的營山縣供銷合作社
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該社著眼群眾需求和鄉村建設走向,積極拓展建材、五金、農具、桶裝水銷售配送、水電安裝服務,還與營山農商銀行合作,開設了普惠金融便民服務。在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同時,也穩住了客源。
“該社是我縣2021年基層社示范社,業務輻射新民社區和周邊5個村,年營業額近100萬元。”營山縣供銷合作社合作經濟股股長陳興旺介紹說。
淥井鎮供銷合作社的變遷,是營山縣基層供銷合作社發展改革的一個縮影。營山縣供銷合作社成立于1951年9月,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在1999年前,縣供銷合作社擁有直屬6司一(羽絨)廠一(車)隊和11個基層社、57個分社及493個代購代銷店,幾乎撐起了那個時代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全部,成為許多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和全國大多數地方一樣,供銷合作社失去了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開始逐漸淡出大眾的視野。
如何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的新時期找到自己的定位?近年來,營山縣緊緊圍繞中、省、市、縣對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要求,在服務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推進鄉村振興中找定位、勇擔當。數據顯示,到2022年12月底,依托中、省、市、縣投入資金,我們恢復建設了12個鄉鎮供銷合作社和7個村級供銷合作社,完成了綠水等11個鄉鎮供銷合作社的分類升級改造和基層社示范社建設,基層供銷合作社又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探索創新打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
5月26日,綠水鎮逢場。記者在綠水鎮供銷合作社沙橋社區便民購物中心看到,商超內各類日用商品琳瑯滿目,大門外本地南瓜、四季豆等農產品擺滿了貨架,相距不遠的區域還設置了本地豬肉、魚類專攤。
據綠水鎮沙橋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綠水鎮供銷合作社主任張冬平介紹,該社由綠水鎮人民政府無償提供10個門市和兩套住房作為供銷合作社辦公、經營、倉儲場所,由縣供銷合作社全資企業“冠能”公司與綠水鎮沙橋社區、鎖口村、浮山村3個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組建,有社員5128人。
按照供銷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三社融合”的建設模式,綠水鎮供銷合作社依托黨建帶社建,在保留日用消費品、農資、飼料銷售等傳統業務的同時,還拓展了農產品收購、代銷服務,與學校、醫院等單位建立了穩定的日常生活物資配送紐帶,承擔了縣發改局糧食應急儲備。
“與其他同類商超相比,這里商品的價格相對便宜些,質量也更讓人放心。更關鍵的是還為我們本地的種養殖大戶打通了產銷對接渠道。”透龍村的楊秀東是個養殖大戶,對供銷合作社的感觸尤深。養魚的飼料由供銷合作社配送,產出的烏魚、黃辣丁供銷合作社幫忙促銷,這樣一來,銷售難題迎刃而解。
“農產品流通是供銷合作社的傳統主營業務,我們始終把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作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積極創新產銷對接方式,依托現代物流體系,借助‘天府鄉村’公益品牌和本土電商平臺,確保本地農產品既要產得出、產得優,也要賣得出、賣得好。”營山縣供銷合作社主任徐華說。
“綠水鎮供銷合作社的突圍,凸顯了供銷合作的體制優勢,繁榮了本地市場,搞活了農副產品流通,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綠水鎮黨委書記司建波表示,下一步還要將場鎮的清掃保潔等業務交給供銷合作社來承擔。
社企聯姻服務“三農”顯身手
立夏剛過,營山縣小橋鎮吉祥糧食作物種植家庭農場的農場主何佰林,就忙得不可開交,剛剛收割完油菜、小麥,外地雇請收麥、耕田、插秧的業務就接二連三。“以前總擔心業務不飽和,現在愁的是人手和機械不夠。”今昔對比,何佰林滿是喜悅的煩惱。
短短幾年間,這個家庭農場已發展成為從事農業生產,糧食收儲、加工和銷售,土地托管等服務的大企業,靠的是啥?“得益于我們與供銷合作社的合作。”何佰林說,自己剛著手購買農機拓展社會化服務時,便吸引了縣供銷合作社全資企業“冠能”公司入股,這樣一來,解決了自身能力不足的難題,讓企業有了更多的本錢,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依托供銷合作社遍布全國的網絡資源,種子、化肥拿的是廠家直銷價,一斤化肥比市場價便宜一毛多,一斤種子便宜一塊多,種田節省了不少本錢。”何佰林說,依托供銷合作社這塊金字招牌,春季備耕節省錢,秋季賣糧不愁銷。
小橋鎮是平壩鄉鎮的中心場鎮,也是全縣糧油作物的主產區,圍繞建設和打造區域為農服務中心。營山縣摸索創新了“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資經營部(涉農企業)”的發展模式,以股份形式注資到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農業生產,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目前,小橋鎮供銷合作社擁有營山縣梓瑋農機專業合作社、營山縣佰林農資經營部、營山縣小橋鎮吉祥糧食作物種植家庭農場3個實體,有社員123人。服務項目包括農資直供、烘干倉儲、統防統治、機耕機收、農技培訓、收購加工、公益服務等。已建成農資日雜倉儲配送中心,農產品收購加工、烘干倉儲中心,機耕機收、統防統治服務中心,農技培訓中心,升級改造農資日雜銷售網點1個,辦公場所1處。
營山縣淥水鎮供銷合作社
立足農資直供抓“兩端”、圍繞糧油產業抓服務,圍繞糧油產業抓示范,供銷合作社擁有農機具50臺(套),機耕機收、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社會化服務覆蓋縣內外周邊30個鄉鎮,流轉土地2000多畝,建成優質水稻種植結構調整示范項目區。托管土地6000余畝,包括耕、種、管、收、儲、運、加全產業鏈服務,無人機、統防統治被引進田間地頭,解決了一家一戶單打獨斗解決不了的難題,輻射帶動了農民社員共同致富。
“基層社是供銷合作社直接面向農民開展經營服務的前沿陣地,只有基層組織的‘根基’茁壯,才能換來供銷合作事業的‘枝繁葉茂’。”營山縣委常委易良表示,下一步該縣將聚焦“三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依托中、省、市政策扶持,不斷推動供銷合作社與黨政涉農部門、涉農企事業單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的橫向聯合,加強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消費合作、信用合作,不斷完善綜合合作機制,提高為農服務能力。把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切實在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作用,讓更多農民群眾享受到供銷合作社帶來的便捷優質服務。
(楊漢國 四川經濟網記者李國富)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