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1日訊(記者 梁祥才)受海外銀行系統風險攀升、美聯儲貨幣政策由緊轉松等因素影響,作為稀貴金屬的白銀也觸及近兩年價格高點。
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業內人士對短期內的銀價走勢基本持樂觀態度。除了貨幣金融屬性,在商品屬性上,光伏產業是白銀在工業領域需求的重要新增量,但目前也存在少銀化、去銀化的趨勢。
(資料圖)
銀價觸及近兩年高點 后市樂觀預期依舊
白銀作為貴金屬,價格走勢跟隨金價波動。隨著金價一路走高,銀價也從3月中旬開始不斷攀升,漲幅約23%,近日一度觸及近兩年高點。
中信建投期貨有色金屬&海外宏觀高級研究員羅亮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海外銀行系統風險提升,全球經濟衰退憂慮加劇。同時,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終點將至,美元指數趨勢性下跌延續,多重利多因素助推貴金屬價格上漲。且白銀單位價值遠低于黃金,在資金的推動下,價格波動性更強。
對于未來銀價走勢,業內普遍持較樂觀態度。
銀企龍頭盛達資源(000603.SZ)認為,未來銀價上漲空間仍存。“白銀作為貴金屬雖然受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但它作為商品的工業需求占比超50%,隨著以光伏為代表的綠色能源對銀需求的增長,綜合來看,未來銀價仍有上漲空間。”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公司證券部獲悉。
羅亮認為,短期看,銀價依然維持偏強運行,且從白銀的商品屬性來看,目前海外COMEX白銀庫存延續去庫,對銀價形成支撐。
但羅亮對長期銀價持較謹慎態度。他表示,長期看,目前貴金屬最大潛在利空為溢價率過高,若按歷史規律回溯白銀與美元指數以及美債實際利率的相關性,目前的銀價明顯被高估。若長期風險逐漸消退,溢價回落,將對白銀形成明顯利空。從這方面來看,長期白銀存在回調壓力。
銀河期貨在5月3日的研報中指出,供應方面,白銀供給的主要來源礦產銀長期波動不大,在未來1-2年內難以放量;需求方面,2022年白銀需求大幅上升,其增長主要由銀首飾、投資、工業用銀驅動。其中,光伏用銀需求的持續增加,穩定帶動工業用銀的邊際增長,是備受矚目的用銀需求“引擎”;庫存方面,自去年二季度起,世界主要白銀交易中心的庫存持續下降,整體處于歷史低位。
光伏拉升白銀需求 “去銀化”趨勢仍存
白銀雖屬貴金屬,但相較黃金而言,其商品屬性更強。貨幣金融屬性決定了白銀的漲跌方向,而商品屬性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波動幅度。
據悉,工業領域長期占據白銀總需求的一半左右。近年來,隨著全球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光伏成為白銀下游需求的重要增量。
金瑞期貨有研報指出,預計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290.6GW,帶動光伏用銀增長962.6噸,拉動白銀整體消費增加2.8%。2023-25年,預計光伏用銀年均增長856噸,年復合增長率12%,有望平均每年拉動白銀消費增加2.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光伏行業主流電池技術有兩種:P型和N型。隆眾資訊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相較P型電池,N型電池有著轉換效率更高等諸多優勢,未來將成為光伏電池片的主流技術。但N型電池所消耗的白銀更多。
作為光伏組件龍頭的晶澳科技(002459.SZ),已全面擁抱N型電池。“目前是滿產狀態,訂單比較飽和,新投建的電池項目采用N型電池技術,且其產能占比已快過半。”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公司證券部獲悉。
“N型電池較P型電池對銀漿的消耗量多出約50%。”上海有色白銀分析師郭映彤表示,目前國內P型銀粉已逐漸實現國產化,光伏需求的增加也為白銀的工業需求提供支撐。
羅亮則認為,從實際的需求角度來看,未來光伏用銀將是白銀工業需求最大的增量,但目前體量有限,因此實質的影響大不。
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場觀點認為,長期來看,銀的貴金屬屬性導致其難以支撐光伏裝機進入TW(太瓦)級時代,去銀化是大勢所趨。
光伏正面銀漿市占率全球第一的聚合材料(688503.SZ)對此則持不同看法。“(去銀化)影響不大,光伏產業的銀漿領域都會發展得比較好。”財聯社記者從公司相關人士處獲悉。
事實上,銀在光伏領域已有相應的替代品。方文正表示,銀包銅是HJT電池(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屬于N型電池中的一種)的降本路徑。通過調整漿料中銀的摻雜比例,能夠將銀含量從90%降低至50%甚至以下。銅的價格約為銀價的百分之一,同時銅的電導率最接近銀,因此用銅替代金屬銀具備較好的應用前景。
(編輯 劉琰)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