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條銹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會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病葉上初形成褪綠斑點,后逐漸形成隆起的橘黃色皰疹斑(夏孢子堆)。條銹病菌毒性變異快、繁殖能力強,可隨高空氣流遠距離傳播,因此,小麥條銹病具有發生范圍廣,危害損失重的特點,流行時常常導致小麥減產甚至絕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保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3月份以來,陜西省普遍降水,小麥苗情轉化快,長勢良好,此種情況對小麥條銹病菌侵染、發病和擴散十分有利。據陜西省植保站近期小麥條銹病發生動態,截止3月28日,陜西省已有11個縣(區)發生條銹病,發生面積0.64萬畝。
王保通建議,鑒于近期有利的氣候條件,各地植保部門要提高警惕,加強監測,加密調查,對發現的發病中心、發病田塊及周邊及時開展防治,堅持“早發現、早防治”的原則,控制擴散流行。
“若不及時進行小麥條銹病的防治,如果條件適宜,小麥條銹病在后期將會在部分地區中等發生危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生產安全,造成小麥減產、農民收入下降等問題。”王保通強調,要抓住4月底~5月初這個關鍵時機,抓緊實施小麥“一噴三防”工作,必須在5月5日前完成防治工作。
他分析說,小麥條銹病的發生一是和品種抗性不強有關系,尤其主栽品種苗期不抗病,很多品種只在成株期表現一定的抗病性;二是秋苗菌源量和越冬菌源量。截止3月28日,我省小麥條銹菌發生屬2010年以來較輕年份,但在漢中和關中局部地區已經發生;三是氣象條件。去年秋播前后全省降雨少,氣候干旱,較往年來說不利于條銹病秋苗發生和蔓延,但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區連續降了一場小到中雨,有利于病害發生,所以各地植保部門和農戶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
對于局部發生病害的小麥田塊,他建議農戶對發病區域或者發病麥田利用三唑類的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王保通教授認為,小麥田間管理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植保部門要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積極引導群防群治。
全媒體記者:李煜強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