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蛙吃害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資料圖】
2、 教學目標
3、 1.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4、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5、 3.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6、 4.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7、 教材分析
8、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青蛙吃害蟲這一情境,使學生理解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從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為后面學習100以內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本課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蟲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圖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其次是探究計算方法。以小組合作為基礎,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學生交流算法的基礎上,進行整理,滲透相同數位相加減的思想。
9、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10、 本節課是百以內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第三課時,由于有整十數加減法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這兩節課做鋪墊,再加上學生對這一類型的加減法已經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方法,因此,學生學習起來不太困難,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也就是相同數位相加減。基于此,在教學中應將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在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也就是讓學生在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
11、 教學設計
12、 (一)學前準備
13、 1.口算
14、 32+5 70-60 78-6 39-4
15、 26+3 88-5 30+20 83+6
16、 2.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7、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看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誰?(出示一個青蛙手偶)我們來聽聽青蛙說什么?(讓青蛙做個自我介紹。)
18、 師:小青蛙對人類是有益的,以后我們不但自己不要去傷害它們,而且還要阻止別人去傷害它們,做一個保護有益動物的好孩子,你們愿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吃害蟲。(揭題板書)
19、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0、 1.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利用主題圖(課件)自編一個青蛙媽媽帶小青蛙捉害蟲的故事情境。
21、 2.師:青蛙媽媽說:我吃了56只害蟲。小青蛙說:我吃了30只害蟲。聽了它們的話,誰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呢?
22、 生1: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23、 生2: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幾只害蟲?
24、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你們打算怎樣列式呢?
25、 生:56+30。
26、 師:56+30=?該怎樣計算呢?
27、 (三)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28、 1.探究56+30的計算方法
29、 師:四人一組合作利用桌上的學具,來擺一擺、撥一撥,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0、 2.小組匯報交流
31、 生1:擺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來是86根。
32、 生2:從計數器上撥珠,56里有5個十和6個一,再加3個十,合起來是8個十6個一,就是86。(師邊聽邊整理計算過程。)
33、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4、 3.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35、 師:你們明白了,老師也明白了,現在老師也來提個問題: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36、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
37、 (2)匯報交流。
38、 (3)師強調: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
39、 4.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蟲?怎樣列式?
40、 師:56-30=?該怎樣計算?
41、 (教學過程與56+30相同。)
42、 (四)實踐運用,內化新知
43、 1.趣味游戲,練一練第3題。
44、 2.同學們,剛剛在做游戲的時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發現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練一練第1題。)
45、 (讓學生獨立完成。適時告訴學生啄木鳥也是益鳥,我們應該保護它。)
46、 3.練一練第2題。
47、 師:同學們,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為慰勞它們,特意為它們舉行了一場跳水比賽。看,多熱鬧呀!(課件)
48、 師:大家從圖中能獲得什么信息?
49、 生:有38只青蛙。
50、 師:忙了一天,青蛙該回家了,看荷葉上最后還剩下幾只青蛙?(5只)那么誰知道跳下去幾只青蛙?比比看誰最先算出來。(算式不要求統一。)
51、 (五)總結評價,知識延伸
52、 師:今天大家都學會了哪些數學知識呢?我們和青蛙一塊度過了愉快的40分,對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對它有興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約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蟲呢?現在請聽一首關于青蛙的兒歌(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新課)。
53、 教學反思
54、 這節課總體來說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55、 1.以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導入,穿插擬人化的動物語言,激發學生興趣,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競爭。
56、 2.利用小棒、計數器,運用數的組成轉化為已經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開展操作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直觀經驗,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既讓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又培養了合作意識。
57、 3.學習計算方法之后,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58、 案例點評
59、 青蛙吃害蟲這節課從教學設計思想到具體的教學過程均能體現出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是一堂較為成功的數學課。
60、 1.本節課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方面:認知、能力和情感。較好地體現《標準》所提出的發展性目標和知識性目標。具體的設計思路又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主,采用三段式教學模式,即學生課前有參與,課中有討論,課后有延伸。這種教學模式正是當今開放式教學所渴盼的。
61、 2.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62、 (1)課堂上的多邊交往以小組為單位,以合作學習方式為主。這樣既鼓勵學生獨立嘗試,又重視學生間的互助,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63、 (2)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當情境給出后,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均由學生來完成,教師僅僅起調控和指導作用。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符合學生好表現、求成功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和喜歡提問題的習慣,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
64、 3.教學過程中,教師十分重視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也就是讓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通過擺一擺、撥一撥等活動,讓學生明白道理,促使每個學生對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進行重組,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
65、 4.教師在鼓勵性評價中重視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66、 5.教師的語言富有兒童情趣,特別是:你們明白了,老師也聽明白了,老師也來提個問題從語言中讓人感到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指導者、組織者,也是和學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參與者。
67、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得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68、 教材分析:
69、 教材利用青蛙吃害蟲的一幅主題圖引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數學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利用情境圖滲透環保教育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70、 學生分析:
71、 學生喜愛小動物,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72、 教學目標:
73、 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通過計數器操作,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74、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加、減法的問題,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75、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感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76、 設計理念:由情境圖引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分組探究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77、 教學準備:
78、 《青蛙吃害蟲》的情境圖,計數器、小棒等。
79、 教學過程:
80、 一、情境導入
81、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有一個謎語,謎底是個小動物,你若猜對了,它就出現在課堂上,愿意猜猜它是誰嗎?(大眼睛,闊嘴巴,說起話來呱呱呱,會捉害蟲人人夸。)
82、 (用猜謎語的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83、 二、探究新知
84、 1.瞧,兩只青蛙來到了我們班上,它們正在比賽吃害蟲呢,我們快來看看!(教師粘貼青蛙吃害蟲情境圖)
85、 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86、 指名提問題,并列出算式。
87、 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條害蟲?56+30=
88、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幾條害蟲?56-30=
89、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幾條害蟲?56-30=
90、 2.誰愿意幫助小青蛙解決這些問題?
91、 用計數器撥。(邊演示邊說:先撥上56,再在十位上撥上3,表示30,計數器上的是86。)
92、 3.交流方法。
93、 三、實踐應用
94、 練一練第1題
95、 除了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還有許多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啄木鳥就是大樹的好朋友,它能給大樹治病,幫大樹找蟲子,并吃蟲子,你們看,這兩只啄木鳥也在比賽吃蟲子呢,你們誰愿意說說大啄木鳥吃了多少條蟲子呢?
96、 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學生公布算式,教師板書。
97、 25頁練一練第2題
98、 教師:青蛙每天吃害蟲吃累了,就會到荷葉上去休息,這不,正好有38只青蛙在荷葉上做游戲呢!誰能看著這兩幅圖,給大家講個故事呢?
99、 (1)學生分組討論講故事。
100、 (2)指名學生講故事,并解決問題列算式。
101、 (3)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并說說理由。(33+5=3838-5=33)
102、 四、小結
103、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指名學生談收獲)
104、 (設計這一環節,讓學生對自己參與的整個學習過程做一個總結、反思。通過恰當的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習再次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105、 教學目標:
106、 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能正確進行計算。
107、 教學過程:
108、 一、導入新課
109、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關于青蛙的一些知識?(學生互相說說。)
110、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青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每天可以幫助農民伯伯除掉農田里許多的害蟲,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兩只可愛的青蛙。(出示情境圖)
111、 二、探究新知
112、 學生觀察“青蛙吃害蟲”情境圖,看圖編故事。
113、 師:誰能看圖給同學們講一個小故事?(指名講故事)
114、 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115、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16、 你能解決自已提出的問題嗎?
117、 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118、 討論:你是怎么樣算的?
119、 討論:你是怎么樣想的?
120、 誰能用計數器撥一撥自已的計算過程?
121、 撥計數器,學生根據撥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122、 游戲:看誰看得最快。
123、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24、 練習
125、 三、課堂小結
126、 這節課你學到什么?
127、 四、布置作業
128、 教學目標:
129、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30、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131、 教學重點:
13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133、 教學難點:
134、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135、 養成教育訓練點:
136、 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137、 教學準備:
138、 計數器、課件
139、 學具準備:
140、 小棒
141、 教學過程:
142、 一、探究方法:
143、 1.出示課題,簡單社會公益教育。
144、 2.出示情景圖:觀察,說出主要信息。
145、 大青蛙吃了56只害蟲,小青蛙吃了30只害蟲。
146、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47、 (問題一): 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148、 列式: 56 + 30 =
149、 觀察:兩個數分別是什么樣的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150、 用小棒擺擺,同桌合作探究計算方法。
151、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
152、 撥珠子:先撥56,5個十,6個一。
153、 加30該怎樣撥?(為什么把“ 3”加在十位上?)
154、 觀察:加完“30”后,計數器十位、個位各有什么變化?
155、 (十位:50 + 30 = 80 個位:沒有變化)
156、 完成算式: 56 + 30 = 86
157、 對比:56 + 3 =
158、 小結:兩位數加整十數,十位相加,個位沒有變化。
159、 (問題二):
160、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
161、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
162、 列式: 56 - 30 =
163、 學生擺小棒探究計算計算方法。
164、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
165、 撥珠子,總結計算的方法;
166、 完成算式
167、 小結:兩位數減整十數,十位相減,個位不變。
168、 二、解決問題:
169、 1.口算:P25 3
170、 2.P25 1 看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列式解答。
171、 “兩只啄木鳥一共吃了多少條蟲子?”
172、 “大啄木鳥比小啄木鳥多吃多少條蟲子?”小學資源網:www.xj5u.com
173、 3.P25 2
174、 看圖,提問:原來有多少只青蛙?后來呢?
175、 問“跳下去多少只青蛙”,怎樣算?
176、 小結方法:原來的 – 剩下的 = 跳下去的
177、 列式: 38 – 5 = 33(只)
178、 4. P25 4
179、 看圖,說說圖意:
180、 來了42名同學,只有30把椅子。
181、 提問: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182、 (有的同學會沒有椅子坐,因為椅子少了。)
183、 討論:有多少名小朋友沒有座位?
184、 (椅子比人少多少,就有多少人沒座位。)
185、 列式解答。
186、 三、教學反思
187、 在課一開始引入的謎語和創設的情境,學生都很感興趣,接著提問題也比較積極,列式也還行,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都學會了如何計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對于有些上課不會聽講的孩子來說就沒那么簡單了,他們感到數學很難,然后就不想學,產生一連串的不良反應。我是試著爭取聽講率達到100%,可是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來鍛煉,慢慢來,相信孩子們會越來越好。
188、 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89、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190、 滲透環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191、 教學難點: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192、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 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
193、 教具準備:計數器 掛圖
194、 教學過程:
195、 一、復習:32+5 42+7 84-4 75-3
196、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197、 39-( )=31 49-( )=42
198、 二、新授:
199、 準備掛圖。
200、 引導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同時進行環保教育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201、 小組活動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202、 引導學生提問題。
203、 (1) 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204、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蟲?。
205、 據題意列式計算
206、 引導學生嘗試列式解答。(a)學生小組內用計數器探索計算的方法。
207、 (b)在小組內說一說怎樣算出得數的
208、 6生說出算法。
209、 7練習。
210、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211、 三、小結。
212、 板書: 青蛙吃害蟲
213、 56+30=86 56-30=26
本文[高級偽原創標題]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